- A+
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,2025年1-10月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突破了2.3万亿元,同比增长18.7%。其中,英国-德国贸易走廊成为欧洲跨境物流核心路线,占据中欧电商货物量的35%。在“英国脱欧”后关税新规与德国VAT合规双重压力下,如何通过海外仓中转实现降本增效,成为很多跨境卖家面临的问题。

英国海外仓中转德国的操作流程可拆解为三步:
1、卖家将货物批量发往英国仓完成清关与质检,利用英国本土仓网覆盖西欧的地理优势进行中转准备。
2、通过海运/铁路/卡航多式联运将货物转运至德国指定仓库,运输方式可根据时效需求选择7-10天的铁路拼箱或3-5天的卡航专线。
3、在德国仓完成二次分拣、贴标及末端派送,实现“英国进口-德国分拨”的链路闭环。
这种模式有效规避了英国脱欧后对欧盟直发的高额关税,同时通过德国仓辐射中东欧市场。
至于费用结构方面,中转服务包含四大模块(费用仅供参考非最终报价):
1、头程运输费按货物重量/体积计费,海运低至3元/kg,卡航约8元/kg;
2、英国仓仓储费按月收取,标准仓位约50元/立方米/月;
3、德国仓中转操作费包含入库、出库及订单处理,单票约5-15元;
4、此外还有关税代垫、VAT申报等合规服务费。
值得关注的是,通过规模化运作,整体物流成本可较直发模式降低20%-35%,时效却能提升50%以上。
这种“一仓多国”的智能中转模式,正成为跨境物流的新标配。它不仅解决了卖家在关税合规、库存周转、末端配送上的痛点,更通过数据化系统实现全程可视化追踪,让每个物流节点都尽在掌握。
在跨境贸易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的趋势下,英国-德国中转仓的布局,正为卖家打开一扇通往欧洲市场的黄金之门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