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2025年亚马逊仓储政策变化给卖家带来了多重挑战。仓储容量限制愈发严格,亚马逊明确表示,当卖家仓储容量利用率超过80%时,需尽快清理冗余或超龄库存。英国站的IEN政策尤为棘手,5月1日后取消了“无法获取IEN”的豁免选项,未按时提交将直接禁止发货,这增加了卖家的合规成本。

同时,库存搁置后的自动移除时间缩短,因账户问题搁置的库存现在仅60天后就会被自动移除,而非过去的90天。亚马逊也调整了预计送达时段政策,从14天调整为7天,对卖家头程物流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而面对亚马逊不断调整的政策,以及日常的仓储限制,英国自营海外仓几乎成为了跨境卖家的重要战略选择。海外仓是指卖家将商品批量出口至目标市场国家的本地仓库。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跨境物流方式。海外仓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,据行业估算,相比直邮方式,海外仓物流环节成本可降低20%-50%。同时,它将货运时间从20天左右缩短到3至5天,显著提升消费者体验。
英国自营海外仓还可以帮帮助卖家更加灵活地应对平台变化。当亚马逊库存积压时,卖家可将商品转移至自营海外仓,避免长期仓储费;也可在海外仓进行换标、重新包装等操作,使商品再次获得销售资格。
2025年,海外仓已经从物流节点升级为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本地化枢纽。现代海外仓引入智能分拣、WMS/OMS系统深度应用,实现24-72小时本地履约与库存可视化。而且,海外仓的多种增值服务包括退换货检测、重新上架、本地清货等,也大大提升了卖家的运营灵活性。
对于多平台运营的卖家,海外仓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供应链支撑点。它使卖家能够同时管理在亚马逊、其他电商平台和独立站的库存,实现高效调配。
那么,卖家在选择英国自营海外仓时,要重点关注这几个核心要素:首先是系统的对接能力,海外仓的WMS/OMS系统需能无缝对接各大电商平台,实现订单-库存-履约的自动化处理。
然后是成本结构的透明度,卖家要清楚了解头程、仓储、尾程及各项增值服务的收费标准,避免隐性费用。同时,要明确赔付标准、旺季保仓承诺及异常情况响应机制,确保供应链稳定性。
对于主攻欧洲市场的卖家来说,布局英国自营海外仓不仅是应对亚马逊仓储限制的短期策略,更是构建本地化、可持续跨境供应链的长远战略。
在亚马逊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,海外仓为卖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灵活性与掌控力,使卖家能在遵守平台规则的同时,保持业务增长的连续性。




